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述题参考答案1 、举 例 说 明 作 为 教 育 的 数 学 和 作 为 科 学 的 数 学 之 间 的 差 异 性 。答:从知识体系看,前者是经过人为加工和提炼、依据某一特殊人群特殊需要和经验、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后者是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体系。从数学活动过程看,前者是一类专门人在某些专门人的引导帮助下的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后者是一类专门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从学习对象特征看,前者对象是含有经验、直观的逻辑结构系统;后者对象是完全由符号、概念和规则等构成的逻辑结构系统。从活动目的看,前者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创造的数学;后者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2 、举 例 说 明 在 小 学 数 学 课 程 中 倡 导 “ 生 活 数 学 观 ”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答:长期以来,生活数学被排斥在数学学科外,但实际上儿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着许多有意识的数学的经验活动,并形成“日常概念”。所以使儿童的数学学习成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将儿童日常生活或经验与数学科学结合起来最好的桥梁。例如;孩子两只手上都有几块糖果,想知道共有多少时,就会用“依次数数”的方式,从一只手数到另一只手。几次 后 , 他 突 然 会 将 手 上 的 糖 果 一 起 倒 在 桌 上 , 然 后 再 数 。 于 是 , 他 就 构 建 了 基 本 “ 加 法 ” 思 想 。3 、举 例说明儿 童数学 与成人数 学之间的 差异性 。答:当一个6 岁的儿童用手指或计算器算出8+5=13 时,对成人来说,可能并不算是什么数学,但对这个年龄层次的儿童来说,就是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可见,儿童数学与成人数学间存在 着 差 异 。 主 要 表 现 在 数 学 学 习 层 次 、 数 学 活 动 的 过 程 、 认 识 并 构 建 数 学 知 识 的 方 式 等 方 面 。4、举例说明如何发展儿童的比较能力。答:对小学生来说,发展比较能力,要注意阶段性。首先,导其从比较事物的不同因素,发展到比较事物的相同因素。其次,导其从比较事物的差异性较大的属性,发展到比较事物差异性较小的属性。最后,要遵循从感知比较发展到表象比较,再发展到概念比较这样的规律。如:利用数量关 系 进 行 比 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