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冷芯蕾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在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很多教师把英语当作一种知识来教,要求学生大量地背诵单词和句型,做大量抄写练习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兴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适时适应地引入英、 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这些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笔者结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认为应当通过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 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 “环境气候 ”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我在实践中是这样来营造英语氛围的:在课堂上, 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学校的宣传栏和班级的黑板报开辟英语角;在英语广播中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小窍门和课堂外的英语小知识。学校的公共宣传栏面向全校师生,版面较大, 可以介绍一些需要时间进行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到宣传栏阅读, 这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班上的英语学习园地版面小,同班学生英语水平比较接近,可以编写一些国外孩子经常玩耍的游戏,如 Bingo ,填字游戏, 猜谜等,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班上的学习园地版面应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晨读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 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