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1/4小学语文观摩课《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反思《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重点: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板书课题)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生:读“守”。师:谁能给它组个词?生:防守。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生:看待。生:等待。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生:“株”指的是树桩。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 (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生(齐):树桩。师: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生(齐):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4生: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生:是怎样守株待兔的?生: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师: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自由地读课文。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师:课文读完了 , 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