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工程地质勘察 一、总论 ㈠勘察目的 获取建设场地的地质资料,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同时使兴建工程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恶化地质环境甚至引起地质灾害(如滑坡、流石、地震、泥石流等)。 ㈡勘察任务 ⑴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含有利、不利条件)。 ⑵分析与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提出设计施工依据。 ⑶鄰选地质条件较好的建筑场地。 ⑷提出建筑物类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建议。 ⑸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现象提供地质依据。 ⑹预测工程兴建之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 ㈢勘察阶段划分:(一般) ⑴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选址、确定场地,评价场地稳定性、适宜性。 ① 搜集资料: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经 2 验等。 ② 踏勘:了解场地地层、构造、土性、水文、不良地质现象等条件。 ③ 场地条件复杂的应作测绘和补勘。 ⑵初步勘察阶段——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稳定性作评价。 ① 搜集资料:可行性报告、场址地形图、工程情况、规模等。 ② 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土性、地下水条件、不良地质现象成因、分布及影响,根据需要作测绘、勘探及测试。 ⑶详勘阶段: 结合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对地基进行评价。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防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建议和结论。 二、勘察方法 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岩土测试与观测、资料分析整理。 ㈠工程地质测绘 ——在野外地质体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将其表示在有关图表上,反映地面地质现象,并推测地下地质 3 情况,为勘探工作布臵提供依据。是勘察的基本方法,是其它勘察工作的基础与依据。 *测绘内容: 野外地表填图,配合少量轻型勘探、试验方法完成。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部要素,即均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等。 1、测绘范围、比例——工民建筑为场地范围,复杂地区应适当扩大。 比例尺:与勘察阶段、建筑类型、等级、规模、场地复杂程度有关。 一般工民建筑: 踏勘:1∶50000~1∶200000 可行性勘察:1∶5000~1∶50000 初勘:1∶2000~1∶5000 详勘:1∶100~1∶1000 2、测绘精度:一般反映在图上大于 2mm的一切地质现象。 3、测绘方法:主要为实地测绘法(还有像片成图法)。 ⑴路线法; ⑵布点法; ⑶追踪法。 4 ㈡工程地质勘探: ——主要查明地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