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医学检验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实验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2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AST)1.概念:简称药敏试验,是在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是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试验。3二二一一纸片琼脂扩散法稀释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K-B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读。2.了解K-B法的质量控制。3.熟悉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读和临床意义。4二、试验器材:1.菌种:大肠埃希菌18-24h培养物。2.MH平板、MH肉汤。3.药敏纸片、环丙沙星、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刻度尺、0.5麦氏比浊管、镊子、天平、无菌试管、无菌吸头等。56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药敏纸片中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药物形成类似于同心圆的等浓度圈,当某一圈的药物浓度恰好刚刚能抑制细菌生长时,细菌仅能在此圈外面生长而形成药敏纸片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应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抑菌圈越大越敏感。(一)纸片琼脂扩散法(diskdiffusionmethod)7实验方法:1.准备菌悬液:分别挑取临床菌株和标准菌株,用生长肉汤或生理盐水调整至0.5麦氏浊度标准。82.涂布平板:无菌棉签在三个方向均匀抹琼脂表面(每次转60℃)使菌液均匀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93.贴含药纸片:一旦纸片贴上,不能移动;各抗菌纸片中心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104.孵育:放于35℃孵箱中,通常于16-18h后,测量抑菌环直径。5.与解释标准核对得出结论耐药(resistant,R):所分离菌株能被测试药物使用推荐剂量时在感染部位可达到的药物浓度所抑制。敏感(susceptible,S):所分离菌株不被测试药物常规剂量可达到的药物浓度所抑制。中介(intermediate,I):抗菌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具有临床效果。1112(二)稀释法药敏试验稀释法(dilutionmethod)药敏试验指在体外定量检测抗菌药物对细菌抗菌活性的方法,是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小)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所测得的某抗微生物药能抑制检测菌肉眼未见生长的最低浓度。常量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13常量肉汤稀释法实验材料:试管、MH肉汤培养基抗菌药物溶液:储存液浓度5120mg/L,或为最高测试浓度的10倍。分装密封低温储存。测试时做系列倍比稀释。接种物:菌液终浓度为5×105CFU/ml:0.5McFarland标准菌液,1:100稀释,与等量抗菌药物混合;稀释菌液划线接种检测纯度。14抗菌药物对倍稀释抗生素移液管115另设测试菌生长对照管一支不含药物。将已调节好的待测菌悬液1mL加入各含药管内,使每mL含细菌约5×105CFU/mL。各试管置35℃孵育16~24h后观察结果。质控菌对照按上述操作平行进行。结果报告:MIC的测定(mg/L)MIC小于或等于敏感解释标准:敏感SMIC大于或等于敏感解释标准:耐药RMIC在敏感和耐药解释标准之间:中介I杆菌肽耐药16实验结果:17左起第四管为药物最低浓度而无细菌生长,即待检菌的MIC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医学检验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