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本 内 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1 6 病理学教研室教案 授课时间:2006.5.11 课程名称 病理学 年级 0 4 本 专业、层次 临床 5 、6 合班 授课教师 唐学清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大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病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 第六版 主编 李玉林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认识和掌握慢性胃炎的病因和病机、类型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认识和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病机、病理变化、结局和并发症,临床病理联系 要求:掌握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变及并发症 了解慢性胃炎病因和病机、分型、临床病理联系;溃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 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慢性胃炎的病因和病机、类型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35分钟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病机、病理变化、结局和并发症,临床病理联系 40分钟 小结 5分钟 方法::1、课堂讲解中应用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图文并茂方式讲解,适当使用板书 2、幻灯片或多媒体内尽量结合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3、讲解中适当提问、举例、结合临床,以启发思维、加深印象和理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4、讲授结束时,对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小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 2、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变及并发症 难点:溃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 本 内 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17 一、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一)概述 1、概念:胃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病因和发病机制(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长期慢性刺激 (3)十二指肠液返流 (4)自身免疫损伤 3、类型 (1)慢性浅表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 (3)慢性肥厚性胃炎 (4)疣状胃炎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1、病变(Morphology) (1)肉眼观(Gross appearance) (2)镜下(Microscopic appearance):黏膜浅层(黏膜层上 1/3)充血、水肿,慢性炎细胞浸润 2、结局(Outcome)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1、病变 (1)肉眼(胃镜检查) A、 粘膜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 B、 粘膜下小血管可见 C、 与周围粘膜界清 (2)镜下 A、腺体萎缩及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