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急诊科江远梅2017-10-09主要内容•一、颅脑外伤的概述及分类•二、重型颅脑外伤定义•三、重型颅脑外伤症状体征•四、重型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五、重型颅脑外伤的转运一、颅脑外伤的概述•颅脑外伤占全身损伤的15%~20%,次于四肢损伤,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颅脑外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多见于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落、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符合存在。颅脑外伤的分类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原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裂伤头皮血肿线性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颅底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中脑损伤脑桥损伤延髓损伤下丘脑损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多发性颅内血肿二、重型颅脑外伤的定义•重型颅脑外伤: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头部,引起危及生命的损伤。死亡率极高。包括有广泛的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常见急危颅脑外伤•头皮撕脱伤:多因头发、头皮卷入机器所致,头皮多从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层撕脱,范围大,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可致出血性休克,并能迅速危及生命。•颅骨骨折:其危险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对于脑组织的损害。•脑损伤1、脑挫裂伤:昏迷多超过半小时,甚至数日、数周或更长时间。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躁动以及偏瘫、失语、抽搐及脑神经损伤等。2、脑干损伤:伤后多持续昏迷,出现去大脑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多变、可极度缩小或散大,并可出现双侧眼球位置不一。常有阵发性呼吸异常,血压增高等。1、判断意识的方法•通过呼叫患者的名字,简单的对话,用手轻拍、捏、患者的皮肤,压迫眶上神经反射等,观察患者有无呻吟、皱眉、肢体活动等反应,了解患者有无吞咽、咳嗽及睫毛等反射。意识障碍•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陷入一种持续的睡眠状态,患者可以被唤醒,醒后也能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但是刺激消失后很快入睡。•意识模糊:是一种较嗜睡为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觉醒状态,但意识的清晰度明显下降,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虽在强刺激下可以被唤醒,但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很快入睡。•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任何刺激均不能把患者唤醒。具体还可分为:1、浅昏迷: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以引起痛苦表情或肢体的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仍存在。2、中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运动消失。3、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固定,各种深浅反射消失,瞳孔散大、血压异常、二便多失禁。2、瞳孔•瞳孔观察: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灵敏、迟钝、消失)•临床多见的一侧瞳孔扩大,常常是脑水肿或脑疝的早期症状。.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脑疝的晚期表现.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常为脑干受损.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可能为脑桥受损,蛛网膜下腔出血,使用冬眠药,大量镇静药物,也可以出现。.使用阿托品、654-2等药物,可使瞳孔扩大3、生命体征•如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热,多系视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血压不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提示颅内压升高,警惕颅内血肿及脑疝的发生•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血压进行性下降,是脑疝晚期表现,提示病情垂危•枕骨大孔疝可突然呼吸停止三、症状体征•1、头皮破损,创口或伤道内出血,可见碎片及其它异物,有时可见脑脊液和脑组织溢出,大量出血则发生休克。•2、伤后多有昏迷,其中部分为广泛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少数无昏迷,但可因颅内血肿而出现颅内压增高以及继发昏迷。•3、局限性脑症状如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4、易并发伤道感染,出现颅内化脓性炎症和脑脓肿。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