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二学习情境二旅游心理动因与心理需求旅游心理动因与心理需求Step1Step1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思考:我们为啥要去旅游??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姐姐说:去看看西湖究竟有多美?•姐夫说:听说杭州的“西湖醋鱼”味道不错。•弟弟说:我要去方特!•爸爸说:追随古人足迹……•妈妈说:吃饱撑的,花钱买罪受……囧……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情境一: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你爬上了一座小山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为了重温儿时的快乐,也为了检验你是否还有这个体力和技巧,也为了登高望远,鸟瞰风景,你爬上了一棵树。•情景二: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你爬上了一座小山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在你沉醉于秋天美丽的景色的时候,突然,你发现一头黑熊正在你背后对你垂涎欲滴,你惊慌失措,赶紧爬上了树。•同样都是在爬树,大家分析一下这两种“爬树”行为背后的动机。•第一种,爬树是为了娱乐;•第二种,受恐惧的驱使,出于安全的需要;•第一种,爬不爬树是出于我们的自由;•第二种,紧急情况我们必须要这样做。•第一种,可以寻找一棵我们满意的树爬;•第二种,我们没有余地,必须立刻就近爬到树上去,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三少一多”即少了新鲜感、少了亲切感、少了自豪感、多了精神紧张感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求补偿心理•(二)旅游者的求解脱心理•(三)旅游者的求平衡心理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求补偿心理•1、新鲜感•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一个人生理上和生物学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仍然不满意,他自己仍然不安宁”,因为他缺少了“一种能够使他变得主动的蓬勃生机”。•2、亲切感•3、自豪感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二)旅游者的求解脱心理1、旅游必须与旅游行为2、旅游的治疗与旅游行为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三)旅游者的求平衡心理一方面是通过旅游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失衡一方面是在旅游中保持必要的平衡。1、求新、求异、求安、求稳的心理2、在旅游中寻求矛盾心理的平衡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一、旅游者的心理动因(四)旅游心理动因与产品设计1、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2、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结合3、观览性与参与性相结合4、白天参观与晚间活动相结合5、发挥地区优势与借鉴外地经验相结合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一)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特点(二)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类型(三)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发展趋势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一)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特点旅游心理需求的层次性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会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需求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多方面性1、单一性需求2、复杂性需求•复杂性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变化、出乎意料、不可预见的寻求。•苍天!•给点惊喜吧!•如果不行,就给点刺激吧!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二)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类型1、求安全心理2、求尊重心理3、求合算心理4、求顺利心理5、求亲切心理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三)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发展趋势1、向着综合性的需求发展,更注重精神上的满足2、由被动到主动,更注重个性化需求3、向特种旅游需求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