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涉警危机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处置 4 月底,部交管局举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宣传处(科)长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到会授课,为广大宣传民警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笔者有幸参加培训学习,谨以此文浅议如何应对涉警危机事件与公关策略,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 要学会直面危机 当前社会逐步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众声喧哗的时代。在这个多元表达的年代,普通民众利用法律自我保护的愿望空前强烈。交警作为与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警种,因固守传统执法理念而引发的警民摩擦事件日益突出。 从网络舆情统计数据中即可窥见一斑。公安部网监局数据统计显示,2008 年,涉警负面炒作 178 起,其中涉及交警11 起;2009 年一季度,负面炒作就达 79起,涉及交警6 起。网上涉警舆情呈增长趋势。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交警系统宣传部门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状况:越来越多地充当危机事件中的“救火队员”。如何树立公安交警形象,积极应对涉警危机突发事件,谋求负面宣传正面效果化,是交警系统各级领导以及宣传民警必须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从理论上来说,“危机”一词,它是近年来最流行的话语之一。此前,大家更习惯使用“风险”或“灾难”概念指称那些突袭的异常或者坍塌的秩序。怎样认识危机,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类如何认识自己的问题。危机本质上一种威胁性的形势、情境或状态。通俗语言表达为“事情变糟了”且始料未及,茫然失措。危机是一种“状态说”。(概念引自《中国管理管理报告》一书) 当前,交警执法活动日益成为“焦点”。传统工作套路和执法理念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交警现有警力严重不足,管理与服务无法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难免与群众产生矛盾。近年来,全国已发生多起因交警执法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2008 年 7 月3 日,陕西府谷县交警在发现检查一辆隐藏牌照并违法载人的农用车时,该车驾驶人为逃避检查跳入黄河后身亡。少数不法分子借机煽动不明真相群众,连续发生了两起阻断交通、对抗执法机关的严重事件。 2008 年 11 月,深圳市宝安区一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打击“黑车”行动中,遇摩托车驾驶人冲卡时,顺手将对讲机砸向冲卡者。骑车人撞上路边的杆后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最终引发暴力袭警的群体事件。在该事件中,公安民警并未参与其中,却沦为群众不满情绪发泄的对象。 诸如此类涉警突发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绝非个案。足以引起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各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