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颞颌关节脱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中医正骨学中医正骨学》》第六章第六章教学目的1•掌握颞颌关节脱位的诊断2•熟悉颞颌关节脱位的闭合整复和固定方法3•了解颞颌关节脱位的病因病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颞颌关节脱位的诊断难点颞颌关节脱位的治疗一、颞颌关节脱位•解剖:——颞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一对髁状突和颞骨的一对颞骨的下颌关节窝构成。(一)病因病理11、张口过大:、张口过大:如大笑、打呵欠、拔牙时,因下颌关节关节囊的侧壁有韧带加强,前壁则无韧带加强,比较薄弱,当过度张口时,下颌关节突可经前壁向前滑脱到颞颌关节窝的前方而脱位。22、外力打击:、外力打击:暴力打击下颌关节,而发生一侧或双侧的下颌关节脱位。33、杠杆力作用:、杠杆力作用:在单侧上下臼齿之间,咬食较大食物,硬物为支点,翼外肌、嚼肌为动力,颞颌关节不稳定,肌力拉动下前滑脱。44、肝肾虚损、肌肉萎缩:、肝肾虚损、肌肉萎缩:•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血不荣筋、韧带松弛---------习惯性脱位•新鲜脱位后活动过早———习惯性脱位•嚼肌、下颌韧带不平衡单侧脱位•单侧上下臼齿咬食物•下颌受侧方打击•或头颈部癌症放疗后肌肉萎缩,韧带松弛,容易发生脱位。(一)病因病理(二)诊断要点•“下颏脱落如何验,口角流涎齿下齐,口角若正是双落,口角歪斜单落医”---《接骨手法》(二)诊断要点(二)诊断要点•①一般有过度张口或暴力打击史;•②颞颌关节脱位后,常以手托住下颌;•③口腔不能张合自如,颞颌部疼痛,伴语言不清、咀嚼障碍、流涎等症状;•④患者口呈半开状弹性固定,牙齿对合关系异常。一、双侧前脱位下颌骨下垂并向前突出,牙齿外露,咬肌痉挛压痛,面颊扁平,耳屏前方可触及颞颌关节窝空虚凹陷,前方可触及下颌关节突突出。二、单侧前脱位1.口角歪斜,下颌向健侧倾斜,患侧低于健侧,口半张开较双侧脱位小;2.患侧可触及颧弓下髁状突和耳前方凹陷,前方可触及下颌关节突突出。(二)诊断要点双侧脱位单侧脱位•⑴手法前准备•①病人取靠墙或椅背而坐,助手固定头部,防止摇动。•②医生站在患者前面,先按摩颊车穴处数遍(可结合使用舒筋活络药水),以消除咬肌的紧张和痉挛。必要时可局麻下复位。•③安慰病人尽量放松,张大口腔。(三)治疗颞颌关节脱位复位术者双手拇指用数层纱布或毛巾裹住,防止复位时被病人咬伤,然后伸入病人口腔内,按于两侧下面最后的臼齿上,余指在颊面同时托住下颌骨体。十指准备就绪后,按与推二法同用,两拇指先往下按,待下颌骨移动时再往里推,余指同时协调地将下颌骨向上向里端送,后推力作用,关节复位后,拇指速向牙齿旁边滑开,可听闻或感到下颌关节突滑入关节窝的响声。然后手指从患者口腔内退出,其余四指慢慢松开。⑵口腔内复位法•⑶口腔外复位法:•用口腔内相同的手法,在口腔外相同的部位进行复位,适用于年老齿落的习惯性脱位病人。•⑷复位后的检查处理:•局部颊车穴处凹陷是否已消失,上下牙齿是否已对齐;•嘱病人闭口3~5分钟,并嘱其暂时不要讲话;•医生再用筋伤药水在患处关节周围揉摩数遍;•用四头带固定下颌骨,防止过度张口1~2日。(三)治疗•2.固定方法:•用四头带固定下颌骨于头部,防止过度张口3~10日(习惯性脱位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以利于颞颌关节囊恢复,防止再脱位或习惯性脱位发生•如果复位后未得到固定或固定时间太短,被撕裂的组织未得到完全恢复,可以继发习惯性关节脱位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三)治疗•3.药物治疗按中医辨证进行药物治疗。•4.练功活动:固定期间主动做咬合动作,增强嚼肌牵拉力,并自行按摩,3-5次/日。•5.预防及护理:避免张大口打呵欠、大笑或咀嚼硬物。可局部进行按摩,点按穴位等治疗。(三)治疗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