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3 一、(每题 3 分,共 15 分)1.B [ 解析 ] A 项“坐落” ;C 项“平添” ;D 项“旖 yǐ ”。2.A [ 解析 ] ①延展 : 延伸;扩展。延宕:拖延。二者适用对象不同。②风致: 风味;风趣。景致: 风景。 这里应为抽象的风味,不应是具体的景点。③承载 : 托着物体, 承受它的重量。传承 : 传授和继承。两个词可从不同语素“载”和“传”辨别分析;另外也还可以参考:“承载”的施动者往往是物,物作为载体;“传承”的施动者常常是人。3.D [ 解析 ] D 项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4.B [ 解析 ]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A 项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这里曲解词义,应换成“三令五申”。C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这里褒贬误用。D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这里不合语境,应换成与“黯然离去”相对意思的词语。5.A [ 解析 ] B 项搭配不当,应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C项句式杂糅, “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 “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选其一;D项不合逻辑,要么“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 ,要么“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二、(每题 3 分,共 9 分)6.D [ 解析 ] D 项出自原文第三段“虽然音色古朴浑厚,但共鸣效果不佳”, 转换了说法,是正确的。 A 项“制琴为荣”表述有误,原文第一段为“能琴”指弹奏琴,选项表述曲解文意;B 项从原文第二段 “便将其多年来对各类古董珍玩的鉴赏心得与审美经验著成此书”“列于其首的便是‘古琴辨’35 条”,可知《洞天清录》不仅仅介绍古琴品鉴,本项表述混淆范围; C项出自原文第三段,赵希鹄的观点无中生有。7.C [ 解析 ] C项出自原文第五段“将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纳入阴阳体系加以阐释,在当时并不鲜见”“在晴天和雨天、清晨和傍晚抚琴以辨别音色”等内容,是正确的。A 项“导致古琴整体制作水平有所下降”无中生有,且从第三段开头“唐宋时期,古琴制作工艺取得长足进展”也可知此观点错误;B 项从原文第五段“用阴阳理论解释琴材的选择,大约始于北宋《琴书》 ”,而选项“古琴面料所用桐木按生长方向分为阴阳材,首见于《洞天清录》”表述为张冠李戴;D项自原文第五段“由于日照条件等不同,桐木材质也会存在差异,在音色上存在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