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冷原理及主要零部件功能 一.空调器概念 1.房间空气调节器 一种向密封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它主要包括制冷和除湿用的制冷系统以及空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包括加热和通风装置,(它们可被组装在一个箱壳内或被设计成一起使用的组件系统),简称空调器。 2.热泵 通过转换制冷系统制冷剂运行流向,从室外低温空气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还可包括空气循环、净化装置和加湿、通风装置。 3.电辅热 只用电热方法进行制热的电热装置及用温度开关等(因室内、室外温度等因素而动作的开关)转换用热泵和电热装置进行制热的电热装置(包括后安装的电热装置)。 4.制冷量(制冷能力) 空调器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封空间、房间或区域内除去的热量总和,单位:KW 5.消耗功率 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6.制热量 空调器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总和,单位:KW。 7.能效比(EER) 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 W/W 表示。 8.性能系数(COP) 性能系数(COP)在额定工况(高温)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 W/W 表示。 注:*有效输入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空调器内的平均电功率。其中包括: 1) 压缩机运行的输入功率和除霜输入功率(不用于除霜的附助电加热装置除外); 2) 所有控制和安全装置的输入功率; 3) 热交换传输装置的输入功率(风扇、泵等)。 9.循环风量(房间送风量) 空调器用于室内、室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门和排风门完全关闭(如果有)、并在额定制冷运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风量,单位:m3/s(m3/h)。 二.产品分类 1.按气候环境分为: 类型 气候环境最高温度 T1 温带气候 43℃ T2 低温气候 35℃ T3 高温气候 52℃ 2.按结构形式分为: a)整体式,其代号C;整体式空调器结构分类为窗式(其代号省略),穿墙式、等其代号为C等。 b)分体式,其代号F;分体式空调器为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室内机组结构分类为吊顶式、挂壁式、落地式、天井式、嵌入式等,其代号分别为:D、G、L、T、Q等,室外机组代号为W。 c)一拖多,其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拖一代号省略、一拖二为T2、一拖三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