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6章 维生素与辅酶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4种脂溶性维生维生素即:维生素 A与胡萝卜素,维生素 D,维生素 E和维生素 K;10种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即: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3,维生素 B5,维生素 B6,维生素 B7,维生素 B11,维生素 B12,硫辛酸和维生素 C。 二、本章知识要点 (一) 维生素(Vitamin)的概念 1.维生素(Vitamin)的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靠食物供给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维生素的分类: 根据维生素溶解的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1)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 Vitamin)包括维生素 A、D、E、K。(2)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包括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B族维生素又包括维生素 B1、B2、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等。 3.维生素缺乏原因: (1)摄入量不足。(2)吸收障碍。(3)需要量增加。(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二)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都是亲脂性的非极性分子或者衍生物,可伴随脂类吸收(可大量在体内储存)若吸收障碍就易产生缺乏病。此类维生素各自发挥不同的生理功用。 l. 维生素 A (1)化学本质与性质:维生素 A是β —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化学性质活泼,对氧、酸及紫外线敏感。在避氧情况下可耐高温。 (2)维生素 A原及转变:自然界一些红黄色植物(如胡萝卜素、红辣椒、黄玉米、茄等) 含有类胡萝卜素。 (3)生化作用及缺乏症:①11—顺视黄醛构成视角细胞内感受弱光或暗光的物质——视 紫红质。②参与糖蛋白的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与健全。③β 胡萝卜素是抗氧化剂,在氧分压低时直接消灭自由基。④维生素 A具有类固醇样作用,促进生长发育。⑤维生素 A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等。 2.维生素 D (1)化学本质与性质:维生素 D属于类固醇的衍生物,主要有 VD2(麦角钙化醇,)和 VD3(胆钙化醇,)两种。 (2)维生素 D在体内转变:维生素 D在血液中与维生素 D,结合蛋白(DBP)结合,被运输入肝。维生素D3本身无活性。在肝细胞微粒体 25-羟化酶催化下转变为 25-OH-VD3,它是 D3在血液中运输和肝内储存形式。后经肾线粒体 10-羟化酶作用生成 1,25-(OH)2-VD3,是 D3生理活性形式。 (3)生化作用及缺乏症:l,25-(OH)2-D3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钙磷的重吸收,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 D缺乏时,儿童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