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Accu racy Theory and Data Analy ses) 课程编号:(根据选课系统中编号填写) 学 分:3 学 时:45 (其中:讲课学时:39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 )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试技术、信号分析和处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教 材:《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高等学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信息类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测试与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正确估计被测量的值,科学客观地评价测量结果,并根据测试对象的精度要求,对测试与实验方法进行合理设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实验环节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1.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5 和毕业要求 6; 2.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5 中的指标点 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法律基础知识,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 30%; 3.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5 中的指标点 3: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把握国内外测量控制与仪器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 20%; 4.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6 中的指标点 3:能够对测控系统和仪器工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 30%。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 教学内容 (1)研究误差的意义 (2)误差的基本概念 A. 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 B. 误差来源 C. 误差分类 (3)精度 A. 精度的基本概念 B.量值的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 (4)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A. 有效数字 B. 数字舍入规则 C. 数据运算规则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包括误差的定义、来源及分类等; (2)了解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表示方法,了解量值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及相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有效数字含义、数字的舍入准则与数据运算规则,能根据精度要求准确表达测量数据 3. 重难点 (1)能正确分析误差来源; (2)测量误差按误差性质的分类处理; (3)能准确表示有效数字; (4)了解量值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及相关法规 第二章 误差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