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育种目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经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具体指标。 2.再生性:表示牧草及饲料作物在刈割后恢复生长的能力。 3.多刈性:在一个生长季节内牧草及饲料作物可以刈割并形成经济产量的次数。 4.种质: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5.种质资源:广义上讲,用于育种栽培或其他研究的各种植物类型和品种。只要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能归入到种质资源。 6.种植保存:为保持种质资源的生活力,并不断补充其数量,材料每隔1—5 年播种一次。 7.引种:将国内外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或品种引到本地区试种,作为推广材料或育种材料的过程。 8. 引种驯化:引入的种子或种苗经过栽培适应当地环境达到生产水平。 9.选择育种:就是自然和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和群体的表现 型选优去 劣 ,挑 选符 合 人类需 求 的基 因 型,使 优良或有益 基 因 不断积 累 及所选性状稳 定遗传下去 的过程。 10.自然选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种群内能适应自然界 环境变化的变异个体,得到生存,并繁衍 下去 ,不适应于自然界 的个体,则 死 亡 被 淘 汰 的过程。 11.人工选择:在人为的作用下,选择具有符 合 人类需 要的有利 性状或变异类型,淘 汰那 些不利 的变异类型。 12.天 然异交 率 :F1 显 性性状株 数/F1 总 株 数 13.综 合 育种:是指由 两 个以上的自交 系或无 性系杂 交 ,混 合 或混 植育成的品种。 14. 杂 交 育种:遗传性不同 的个体之 间 进 行 杂 交 获 得 杂 种,继 而 在杂 种后代中进 行 选择以育成符 合 生产要求 的新品种的方 法 。 15.组 合 育种:分 属 不同 品种,控 制 不同 形状的优良性状随 机 组 合 ,形成各种不同 的基因 组 合 ,在通 过定向 选择育成集 双 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 16.超 亲育种:将双 亲控 制 的同 一性状的不同 微 效 果 基 因 积 累 于同 一杂 交 体内,形成该性状超 越 任 一亲本的杂 种。 17.回 交 :两 个亲本杂 交 后,子一代再和双 亲之 一反 复杂 交 。 18.聚 合 杂 交 :通 过一系列杂 交 将若 干 亲本的优良性状聚 合 到一起 。 19、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