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化》教学设计 潍坊实验中学 高一 王建亮 【课标链接】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本节主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自主预习,读图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通过插图上的景观变化来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 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城市化三个阶段的特点,提高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对城市化类比分析的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体味人和城市的和谐。 【教学重难点】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初期、中期、后期的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271 高效课堂模式,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预习,结合预习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点评质疑,老师适时点拨提升。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需要完成的内容如下: Ⅰ .教材助读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2.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分别是什么?(读图2.17 总结) 3.城市化的标志?意义有哪些?(落实课本32 页第一段)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世界城市化(读图2.19 总结)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一阶段? 2.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见下表)。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2.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有哪些? Ⅱ .预习自测: 1.关 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 )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