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控制办法 一、 目的 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找出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危险源,并考虑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什么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或导致什么设备设施损坏等;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判定出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并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从而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安全生产; 二、 适用范围 各车间及项目部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 职责 各厂区及项目部负责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公司批准的风险控制计划,确保其可控、安全; 生产科负责督促、指导各个厂区及其项目部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监督检查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 各厂区及其项目部负责人审核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审批制定的风险控制方案,并监督落实; 四、 危险源评价程序 一、危险源辨识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考虑各种常规活动正常的工作、作业活动、非常规活动如夜班作业、机械检修和维护等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工作场所的所有设备、设施等; 1、辨识的主要范围 ⑴、机电设备维护、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等其它作业活动; ⑵、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材料保管区和油库等生产生活设施; 危 险 源 辨 识 及 风 险 评 价 管 理 控 制 办 法 --第 1页危 险 源 辨 识 及 风 险 评 价 管 理 控 制 办 法 --第 1页⑶、各厂区及项目部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⑷、车间生产工序、工艺、危险或有害施工部位、作业类别、作业活动等; ⑸、大型或特殊生产机械、设备、设施、装置及劳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 2、辨识的时机 1、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 2、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3、监督检查和管理评审要求时; 4、发现遗漏的危险源或危险源情况发生变化时; 5、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评审要求时; 3、危险源分类方法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其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⑴、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 5 类: A、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a、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 形缺陷、外 露 运 动件、制 动器 缺陷、设备设施其 他 缺陷;如 :支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