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建科参数设置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3、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B 类建筑和 A 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 0。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 6.1.14 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 2 倍,可将地下一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大于 2 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 2 倍。由于剪切刚度比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土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无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比适宜选用剪切刚度比。在 YJK 中的结果文件 wmass.out 中,剪切刚度是 RJX1、RJY1,可从地下一层逐层计算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比,出现大于 2 或四舍五入大于 2 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 0。1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 3 层,地上裙房 4 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 3 层,转换层位于地上 2 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 5。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 3 层或 3 层以上转换。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根据《高规》10.3、《抗规》6.1.10 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填写。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高规 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 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2)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二: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4)模拟施工加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