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VIP免费

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第1页
1/8
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第2页
2/8
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第3页
3/8
专题讲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布日期:2011-03-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甘井子区教育局葛永军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法》把教师视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胡锦涛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现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情况:小学教师 563 万,初中 347 万。小学专科以上学历 70.9%,初中本科以上 53.2%,全国中小学教师缺编 20 万,不包括全国已在岗的民办、代课和特设岗位的“教师”。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进行好多年,可以说举步维艰,改革的瓶颈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教育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择校问题屡禁不止,体罚学生的现象不时出现,学生的课业负担越减越重等等,都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教育需要有关。因此,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课改的三大关键要素:课程、教材、教师,而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保证)我区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使广大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显得力不从心,这已成为制约我区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我区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及发展途径、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一)教师专业结构问题的几个概念和结论。1.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① 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② 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知识。③ 实践性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与之有关的知识,如设计教学、策划活动、实施教学、应对生成、解决即时性问题等方面的能力。2.几个重要结论①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系。②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可以通过密集式的培训达到。③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自身日积月累的结果,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④ 最为关键的是: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