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开展管见邹恒指导老师:郭风平岭南园林萌芽于秦汉,经过长期缓慢的开展逐渐繁荣,下迄明清,终于走向中国园林之林, 使我国出现了江南园林、 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三足鼎立的崭新局面。岭南园林即是以珠江三角洲的园林为主,逐渐影响到潮汕、福建、海南、广西、台湾等地。岭南园林以宅院为主,一般都作成庭院的形式。叠山多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包镶,很有水云流畅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叠假山的。建筑物通透开敞, 以装饰的细木雕工和套色玻璃画见长。由于气候温暖, 欣赏植物的品种繁多,园林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郁[1]。作为历史文物, 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开展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虽然它的开展历史晚于北方和江南园林,但对它们在造园风格上有着不容无视的影响。广州地处祖国南大门, 兼以华侨众多, 造园手法很早就受到外国的影响,解放后新建庭院亦常借鉴于日本和西欧的现代造园技艺经验,并在原来岭南传统庭院的根底上加以创新, 在我国当代园林的创作实践中率风气之先。因此,研讨岭南园林的形成和开展有很高的历史借鉴价值。一. 岭南园林形成的自然、人文条件〔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岭南,即五岭以南,始称于唐贞观年间,亦称岭表、岭外、杨越、百越、南粤,五岭指分布于湘赣之南,粤桂之北,东西达1000 公里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岭。 它们如道道帏帐把塞北之风阻于五岭以北,再加上紧邻南海,故气候炎热,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年均温23℃,最高℃〔广州〕,最低的℃〔韶关〕。可以看出,岭南园林属于热带海洋的气候特征,为避暑气,园林建筑做成“连房博厦〞〔如可园〕和“高墙冷巷〞〔如梁园〕形式,前者通过大片房屋降温,后者通过多进院落不断通风降温,而四季繁花又是热带气候的另一个表现;为表现以海洋为主题的特色,不仅海滨公园和海景风景区应运而生,如三亚海滨绿带、亚农湾、海口西海岸、北海金沙滩、香港海洋公园,而且景点喜用鱼和船主题,如海口公园的千年塔〔似剑鱼〕、流花湖公园的渔民捕鱼景点和北海海滨公园的啤酒屋 〔似船〕等,闽南的海鼓石和海南的海礁石格局亦以海为模型。岭南域内两大水系为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前者北出云贵高原, 汇大小江河774 条,为中国七大河流域面积之四, 水资源为长江 1/3,黄河 6 倍,全国之 12%。两大水系形成以珠江下游广州为中心的广府文化、以韩江下游汕头为中心的潮汕文化和以韩江上游梅州为中心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