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师德之美环江县东兴中心小学韦柳娟我所任教的学校在大山深处, 这些农家孩子有着明亮的眼睛, 红扑扑的脸蛋,毛绒绒而带着乡土的头发, 穿着简单朴素, 但显得可爱又亲切。 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必须尽我最大的力量, 让这些大山的孩子们受到最好的教育;我必须以我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特别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酷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几年的工作经历, 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是师德美的体现。一、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教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思想、有善变情感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需要一份爱, 因此教师的爱要平等, 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吝啬。 但是,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教师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就是老师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然而,时代要求有不同能力的人才,我们不能再像以往拿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因为学校不光是大学的摇篮,更是教育的基地,老师不光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做人,作为教师首先注重的是育人,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去帮助每一位同学。正如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之家, 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的公正,爱的让学生信服。二、尊重理解学生,能唤醒更多的关爱教师施爱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有礼貌地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分寸的呵护学生。 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地批评都会招来失败,过激的语言和不能承受的要求, 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 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 对他们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尊重和理解学生是师爱的一种表达方式。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