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疼痛的管理制度VIP免费

疼痛的管理制度_第1页
1/17
疼痛的管理制度_第2页
2/17
疼痛的管理制度_第3页
3/17
疼痛的管理制度雪落CONTENTS目的处理原则疼痛的管理评估内容目的管理疼痛的目的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有得到合适的疼痛评价和止痛的权利。管理制度评估时间—门诊患者•康复理疗的患者在就诊时进行疼痛筛查和评估。……•门诊患者就诊时由医生进行疼痛筛查,患者有疼痛时进一步评估。•急诊患者在就诊时由护士进行疼痛筛查,患者有疼痛时进一步评估。•……评估时间--住院患者非药物干预措施后30分钟后给予评估。镇痛泵使用期间,护士至少每4小时一次评估患者疼痛。使用镇痛药后,护士按照给药途径及时再评估:静脉注射后15分钟;皮下注射及肌注后30分钟;口服后1小时;直肠给药后1小时;贴剂12小时。……术后、侵入性操作后回病房时,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在患者入病房8小时内护士完成评估并进行每班评估。评估内容一般评估疼痛的伴随症状和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患者对疼痛控制的目标;疼痛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疼痛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疼痛对功能活动、睡眠的影响;评估工具不能进行交流表达的患者采用:行为疼痛评估量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CRIES疼痛评估量表。能进行交流表达的患者:数字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脸谱法、语言描述法。疼痛评分≥4分,护士要报告医生,医生评估后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疼痛评分≥7分的患者按急诊对待,立即给予处理。干预措施根据疼痛指南、协议或结合患者疼痛管理目标来提供疼痛管理;疼痛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阿片药物、非阿片药物或辅助性镇痛药物治疗疼痛)、非药物治疗(采取放松法、想象法、安置舒适法、创建安静的休息环境等)、理疗、神经阻滞、微创治疗、手术等。经管医生疼痛处理后,若病人的疼痛仍得不到有效缓解,建议疼痛科会诊或者多学科诊治。疼痛的控制目标疼痛评分小于3分。对于癌痛或者急性疼痛,目标尚包括疼痛强度评分≤3分;24小时内突发疼痛次数≤3次;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的次数≤3次。处理原则疼痛处理原则充分认识病人拥有适当的疼痛评估及处理的权利关于疼痛治疗的计划及其相关的活动都能让病人有适当的了解根据不同的病人的需求,给予个体化的处理;与病人共同合作达到疼痛缓解的目标;监测病人在疼痛处理的成效;对于慢性疼痛(疼痛持续大于3个月,包括癌痛)患者,按照《癌症疼痛诊断治疗规范》评估及处理对手术后患者镇痛处理,特别是使用镇痛泵患者,按照《术后疼痛诊疗规范》《急诊疼痛诊断治疗规范》评估及处理。疼痛治疗原则01采取综合措施治疗疼痛:以药物为主,非药物疗法为辅。药物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非药物疗法有外科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神经刺激及毁损等等。03制定适当的给药间期:根据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适的给药间期,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04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镇痛治疗后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根据疼痛评分及时调整药物剂量。.02适当的镇痛药物和剂量:根据疼痛的类型、强度等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疼痛治疗原则05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可致便秘、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07癌性疼痛病人:按照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镇痛药应从一阶梯向三阶梯顺序提高,弱化二阶梯的使用是止痛的趋势。08择合适给药途径:首选口服给药。芬太尼透皮贴剂是可选的给药方法之一。口服和皮肤用药后疼痛无明显改善者,可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全身用药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时,可以请疼痛专业人员会诊。.06辅助治疗:依疼痛的不同病种和类型而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对不同疾患所致的疼痛有各自独特的效果。谢谢观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疼痛的管理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