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应用与任务摘要。由于ipv4网络地址资源告磬,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ipv6应用成为互联网演进升级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信息化,成为信息化的“助推器”和信息化效益的倍增器。ipv4对信息化整体造成的影响,也将影响到档案信息化,而且影响面更大、程度更深。档案界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与准备。ipv6趋势下档案信息化应用的任务,理论上应当聚焦于如何将现有lpv4应用平滑地向ipv6应用过渡。实践上一是对原有基于ipv4的软硬件应用和互联网应用进行ipv6升级改造,二是基于ipv6特性拓展创新档案信息化应用服务。关键词:ipv6;ipv4;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应用一、ipv6及其趋势所谓ipv6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的缩写,其中internet-protocol可译为“互联网协议”,version可译为“版本”。“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1]由于ipv4最大的问题在于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而ipv6则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因此,ipv6的使用,不仅解决了ipv4网络地址资源数量有限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问题,为物联网应用扫清了障碍。ipv6与ipv4相比,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小的路由表,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支持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更高的安全性,允许扩充,更好的头部格式和更多新的选项等优势。表1是ipv6地址与ipv4地址的详细对比情况。国际上,1992年初,一些关于互联网地址系统的建议在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上提出。1996年开始,一系列用于定义ipv6的rfc发表出来,最初的版本为rfc1883。2003年ietf发布了ipv6测试性网络(6bone),到20XX年6bone网络技术已经支持了39个国家的260个组织机构。20XX年,主要用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系统上的操作系统基本第1页共5页上都已支持高质量ipv6配置产品。20XX年,全球ipv6网络正式启动。随着ipv4消耗殆尽,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ipv6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全球ipv6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20XX年ipv6的普及率现在已接近1/4。根据互联网协会在20XX年发布的ipv6地图,“谷歌的统计中有49个国家的ipv6流量占比超过了5%,24个国家的ipv6流量超15%。超过15%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芬兰、印度和比利时等等。”[2]在我国,20XX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通过一些国家级的项目,有力推动了ipv6下一代互联网全面部署和大规模商用。截至20XX年底,我国的“ipv6地址分配总数为23430块(/32),占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总数的10.38%,居全球第二位。”[3]20XX年6月,三大运营商联合阿里云宣布,将全面对外提供ipv6服务,并计划在2025年前助推中国互联网真正实现“ipv6only”。7月,百度云制定了中国的ipv6改造方案。8月3日,工信部通信司在北京召开ipv6规模部署及专项督查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将分阶段有序推进规模建设ipv6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4]不难看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ipv6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断加速的趋势。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指出的:ipv6应用是“互联网演进升级的必然趋势”。[5]二、ipv6对信息化的影响所谓信息化是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杜会经济和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步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6]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t”技术,既信息((information)、通信(communications)和技术(technology)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信息化”定义为:ict技术不断应用深化的过程。问题是,如果“ict”技术的普及、应用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促进信息、数据在跨组织、跨地域的广泛分享使用,就会出现“it黑洞”陷阱,信息化效益难以体现。“[7]在互联网+时代,第2页共5页“信息化”正在回归以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