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霉素类抗生素参考文献1.王礼,唐恒锋,吴爱成.三种头霉素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04):457-458,461.2.张永信.头霉素、氧头抱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04,25(1)19-20.3.石丽君.头霉素类杭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介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3):254-256.4.张天英,田宜,刘隽东.头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90-91.5.周玲,俞愉,陈怡,等.头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0,2(9):628-629.6.赵运霞,林惠敏,李继安,等.响应面法优化产头霉素c发酵培养基[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45(4)318:321.7.黄秀荣.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22-23.8.贾华,裴银辉.头孢西丁与苯唑西林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4,27(3)(中):482主要内容头霉素类抗生素的简介1头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2头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4头霉素类抗生素的简介1头霉素类抗生素的简介β-内酰胺类均含β-内酰胺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抗生素的简介•头霉素类(Cephamycins)具有头孢菌素的母核,并在7位C原子上有一个反式的甲氧基,系由链霉菌(S.lactamdurans)产生的头霉素C(CephamycinC)经半合成改造侧链而制得。半合成头孢菌素结构改造部位1、影响抗菌谱;2、影响对酶的稳定性(OCH3,头霉素类);3、影响抗菌效力(S用O替换成拉氧头孢);4、影响药动学及药效学3412NSCOOHCH2OCOCH3ORCHCONHH13456782作用机制•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胞壁缺损,菌体内部高渗,水分不断进入,引起菌体膨胀破裂死亡以促进溶菌,从而杀死细菌。头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G-杆菌G-球菌G+菌厌氧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G+球菌:肠球菌、粪链球菌G+杆菌:产气荚膜梭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G-球菌:韦荣氏球菌G-杆菌:拟杆菌、梭杆菌需氧菌头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对耐G-菌的β-内酰胺酶性能强,包括对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很稳定,其稳定性优于大多数头孢菌素,可用于产酶菌、耐药菌的感染。•对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较强作用,没有氧头孢烯类的效果优,这是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同之处。•对铜绿假单胞菌不敏感。头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11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等感染。22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如腹腔感染。33用于腹腔或盆腔手术的预防用药。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头霉素C头孢米诺头霉素类抗生素的常用药物一代二代三代常用药物的对比头孢西丁钠头孢美唑钠头孢米诺钠抗需氧菌++++++++抗脆弱类杆菌+++++~++++++抗其他厌氧菌++++++++抗β-内酰胺酶稳定稳定稳定进入脑脊液顺利难难用法肌注、静推、静点静推、静点静推、静点半衰期1h1h2.5h排泄肾脏(原型)肾脏(原型)肾脏(原型)注:“++”表示作用良好,“+++”表示作用强。头孢西丁在检测耐药葡萄球菌中的应用•2004年美国NCCLS“抗微生物敏感试验操作标准”更新内容中:mecA基因(编码苯唑西林耐药的基因)的检测可使用头孢西丁进行判断。•使用一张30ug头孢西丁纸片和改变的临界值来代替苯唑西林筛选mecA介导的耐药葡萄球菌•对于高产β-内酰胺酶菌株能够加快苯唑西林发生水解,从而产生假耐药。但是如果mecA基因表达水平很低时,可能出现假敏感。•头孢西丁属于第二代头霉素类的一种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同时对葡萄球菌PBP4具有很高的亲和性,并且头孢西丁存在时,将促进mecA基因表达合成PBP2a,将mecA基因中的低表达菌株能够被检测出来,但是苯唑西林不具备该特点。不良反应1、用药后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