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授课内容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预防机制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的特征:•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难以预测,应当属于不可抗力;•公共性,事件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主要影响社会公众利益;•危害性,突出表现为可能或已经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且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损害和危害影响要发展或达到一定的程度。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对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做出明确规定: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国家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反应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反应,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地市级人民政府作出反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省级人民政府作出反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支援。•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国务院作出反应,成立全国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组织,设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别开展医疗卫生应急、信息发布、宣传教育、科研攻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急物资与设备的调集、后勤保障应急督导检查等工作。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预防机制(一)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PHIS)•针对SARS危机暴露的问题,国务院要求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PHIS)建设是上述各项任务的重要内容和纽带。(一)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PHIS)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县卫生局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省级CDC地市CDC县CDC省级医疗机构地市级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乡镇以下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