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遗传学及表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陆俊骏钱烨连强来源:《中国医药导报》第 19 期 [摘要] 胃癌是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发展是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成果,涉及环境、饮食、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浸润、癌前病变等。随着对胃癌研究的不停进一步,现在研究的焦点重要集中在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变化,涉及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 RNA 的变化、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本文就遗传学及表遗传学变化在胃癌的诊疗、预后预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核心词] 胃癌;遗传学;表观遗传学;非编码 RNA;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记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07(a)-0043-04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肿瘤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二,其 5 年生存率在10%左右[1]。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是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成果,涉及环境、饮食、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浸润、癌前病变等。随着人们对胃癌研究的不停加深,遗传因素及表观遗传因素已经成为研究中的热点,对于胃癌的发病机制、细胞免疫与防御、细胞分化及防止治疗等方面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细胞分裂增殖过程中,不变化有关基因的 DNA 序列而影响有关基因的体现,这种变化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的一门学科[2-3]。表观遗传的变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预测预后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证明[4-7]。表观遗传学的范畴涉及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 RNA 的变化等。 1.1 DNA 甲基化与胃癌 DNA 甲基化是指在 DNA 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将甲基由 S-腺苷甲硫氨酸转移到胞嘧啶 5 位碳原子上,形成 5-甲基胞嘧啶[8]。胃癌中存在诸多癌有关基因的甲基化,在胃癌形成的各个阶段都能检测到 DNA 甲基化的存在[9]。Cooper 等[5]对涉及 220 份慢性萎缩性胃炎、196 份肠上皮生化、134 份胃腺瘤、102 份不典型性增生和 202 份胃癌及其癌旁组织和对应血液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映(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 RUNT 有关转录因子 3(RUNX3)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成果发现 RUNX3 的甲基化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从萎缩性胃炎(15.9%)到肠上皮生化(36.7%)、胃腺瘤(41.8%)、不典型性增生(54.9%)、胃癌(75.2%),甲基化水平逐步提高,RUNX3 基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