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中医临床途径()途径阐明:本途径适合于西医诊疗为糖尿病周边血管病的住院患者。一、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中医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消渴病脉痹。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糖尿病周边血管病(ICD-10 编码:I79.202)。 (二)诊疗根据1.疾病诊疗 (1)中医诊疗原则: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西医诊疗原则: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公布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公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证候诊疗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中医诊疗方案()。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临床常见证候: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阴阳两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中医诊疗方案()。1.诊疗明确,第一诊疗为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原则住院日为≤14 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边血管病)的患者。2.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本途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本病种病机为消渴病阴阳气血亏虚、痰湿郁瘀病机基础上出现的血脉瘀阻,临床重要体现为肢端麻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证候学观察的重点是收集患者肢端麻木、疼痛的特点、重要随着症状及舌脉的特点。(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效、肾功效、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BI 测定、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超敏 C 反映蛋白(CRP)、凝血功效、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下肢血管 CTA、下肢血管 MRA、下肢血管造影等。(八)治疗办法 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通脉。(2)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通脉。(3)阳虚血瘀证:温阳活血通脉。(4)阴阳两虚血瘀证:滋阴补阳,活血通脉。(5)热毒血瘀证:清热解毒,活血通脉。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1)针灸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