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 氮氧化物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气烟尘、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存的四大杀手。其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根源近年来,氮氧化物(NOx,包括 N2O、NO、NO2、N2O3、N2O 和 N2O5 等多种化合物)的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高温燃烧条件下,NOx主要以 NO 的形式存在,最初排放的NOx中 NO 约占 95%。但是,NO 在大气中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 NOx,故大气中 NO 普遍以 NO 的形式存在。空气中的NO 和 NO2 通过光化学反应,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在温度较大或有云雾存在时,NO2 进一步与水分子作用形成酸雨中的第二重要酸分——硝酸(HNO3),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如加上合适的气象条件,NO2 转变成硝酸的速度加快。特别是当 NO2 与 SO2同时存在时,可以相互催化,形成硝酸的速度更快。此外,NOx还可以因飞行器在平流层中排放废气,逐渐积累,而使其浓度增大, 此时 NO 再与平流层内的O3 发生反应生成 NO2、O2,NO2 与 O2 进一步反应生成 NO 和 O2,从而打破 O3 平衡,使 O3 浓度降低导致 O3层的耗损。 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 在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主要是由燃煤过程产生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耗电量也将逐步加大。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烟气脱硫项目,但烟气脱硝还未大规模的开展。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继续不加强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治理, 氮氧化物的总量和在大气污染物中的比重都将上升,并有可能取代二氧化硫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 ,我国67%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来自于煤炭的燃烧。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预测 , 2005 年和 2010 年我国火电厂煤炭消耗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56%和 64%,火电厂 NOx产生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从燃煤消耗对 NOx排放贡献值来看 ,火电厂 NOx排放控制是我国 NOx排放总量控制关键所在。随着我国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国内对 NOx 的排放控制将日趋严格 ,在火力发电厂中采用有效的 NOx排放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在目前各种脱硝技术中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是应用最多、效率最高而且是最成熟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在 20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