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三课时) 从容说课 本课题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配制三种组成不同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根据溶液的颜色深浅区分有色溶液是浓还是稀。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提出一个关系式,并推导出另一个关系式,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熟悉上述两个关系式,巩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认识。 第二部分内容在学生认识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基础上,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计算类型体现:1.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汁算,2.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部分将学习过的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对比,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最后练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 药品:硫酸铜、水、氯化钠。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第二课时: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课时: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 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 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