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学科 年级 班 小组人员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 、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 蜡烛、小木条、烧杯 2 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 、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 、熄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 1 、蜡烛是(乳白)色、圆柱状固体、无味、质软、放于水中(浮于水面上),蜡烛(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 、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两端变黑,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 、白烟能被点燃。 实验评价: 广南县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学科 年级 班 小组人员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药品: 水槽、集气瓶 4 个、玻璃片 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 、收集两瓶空气。3 、在 1 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4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5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结论: 1 、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2 、插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说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 3 、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 实验评价: 广南县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学科 年级 班 小组人员 实验名称:化学药品的取用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 镊子、药匙、试管 3 支、量筒、滴管、试管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石灰水、酚酞溶液。 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镊子夹取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在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 4、用量取2ml 盐酸加入到碳酸钠粉末中。 实验结论: 1、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