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习目的一、掌握各种不同雾化吸入法的特点及适应症;二、掌握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概念雾化吸入疗法:是将水和药物分散成雾状,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和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的作用。4作用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是:1、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2、解除支气管痉挛。3、稀释痰液,便于排出。5适应症1、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喉炎;2、毛细支气管炎;3、过敏性咳嗽;4、带有痰栓的咽喉、支气管软化症(特别是在一周岁之前),经常发作喉喘鸣;5、痉孪性支气管炎或哮喘;6、囊性肺纤维化症;7、一些罕见的慢性或复发性支气管和肺部疾病;8、严重哮喘;9、感冒加重的哮喘发作;10、支气管扩张;11、空气污染,吸烟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有肺气肿)6雾化器分类目前医学上用于临床的雾化器主要有四类:•一、超声波雾化器。•二、喷射式雾化器:1、压缩空气躯动雾化器2、氧气驱动雾化器•三、微型自动喷雾式雾化器。•四、旋转吸入器。7微型喷射式雾化器8超声雾化器9压缩空气驱动雾化器10不同雾化器适应症及禁忌症超声雾化吸入器:特点是雾滴大,易于沉积在口腔及气管壁上,适用于口腔疾病,上呼吸道炎症,普通外科手术后的气道护理。不宜应用于严重阻塞性肺疾病及哮喘持续状态病人。11压缩空气驱动雾化器:特点是雾滴<5µm,可达小气道及肺泡,吸入时间短,5分钟左右,与氧气雾化吸入器比较,避免了吸入治疗的同时吸入高浓度的氧,造成二氧化碳潴留,适用于各种呼吸道疾患,特别适应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12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器:特点是携带方便,专人专用,可在雾化的同时进行吸氧,改善缺氧状况,但氧气驱动压需>5L/min的流量,才能使药液雾化,,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和呼吸道疾病病人的门诊、家庭应用。不适用于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13影响因素及护理卧位的选择;雾化量的调节;吸氧的配合;吸入方法的选择;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14一、卧位的选择:一般采用坐位,半坐卧位,侧卧位,不采用仰卧位通常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年老体弱、病史长者,呼吸肌疲劳,肋间活动度减弱,致呼吸浅快,潮气量下降。幼儿横膈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术后无力,常因切口疼痛不配合深呼吸,使肺活量降低。胸腹部术后患者述切口疼痛,拒绝深呼吸。根据疾病的特点,在病情相对稳定咳痰有力者采用半坐卧位,对意识模糊、咳嗽无力者则取侧卧位,床头抬高30°,吸入后及时叩击背部,吸出痰液。15二、雾化量的调节:从小到大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量均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可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即从小雾量开始吸入1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一般每次吸入不超过10min。而对于高龄及幼儿患者如果因疲乏、不愿咳嗽且咳嗽力弱,不适应较大雾量吸入,可采用持续小雾量。幼儿吸入不合作,先哄劝其入睡再行吸入治疗,待痰液稀释后再刺激使其咳嗽,有效的咳嗽能使分泌物转移到主支气管并排出体外,达到了促进肺复张及预防肺感染的目的。16三、吸氧的配合:因超声雾化产生的雾气主要为水蒸气,含氧量很低。同时,喷出的雾气具备一定压力,排斥口腔周围空气进入呼吸道,使吸入的气体氧分压很低。超声波产生的雾滴低于呼吸道温度,吸入后易致小气道痉挛。吸入时相应提高吸氧量2~3L/min,可延长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间及减小下降幅度,减轻不适症状的出现。17四、吸入方法的选择:一般采用口含嘴或面罩,对于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病人,病变本身已使小气道挛缩,合并感染后气道粘膜水肿可加重呼气困难,吸入后气道湿化使呼吸功加大。如果教患者张口深吸气、屏气5~8s再呼气的方法吸入,加重了憋气、疲乏症状,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可选用面罩的方法吸入,面罩有两个侧孔,既防止雾气丢失又使呼出气体排出,减轻了患者喘息、疲乏症状及对吸入治疗的恐惧18五、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好效果,吸入治疗掌握适时、适度尤其重要。适时即在遵照医嘱基础上根据痰液性状掌握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