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分析报告 通过前期大量走访和实地调查、检查,对我镇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发现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 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源辨识 1.1.1 火灾 部分商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仓库内堆放大量的可燃物品,如果火源控制不好,如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表面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可能引燃可燃物,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另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可燃物的燃烧。如电气线路老化,或电气线路过载过热,导致高温熔融物的产生,如果电气线路底下堆放有可燃物品,那么高温熔融物就会引燃可燃物品,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仓库,遇到点火源,如仓库未安装防雷设施,在库区内吸烟,违规动火等,将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1.1.2 机械伤害 机械防护设施缺损。由于保养不善或违章作业,设备的防护栅栏、安全栏门或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位的防护罩缺损,操作人员 身 体 一部分进 入 上 述 围 护的危险区域 或触及 设备的旋 转部位,从而导致机械伤害的发生。由于作业人 员 技 能、生理 状 态 和责 任心 等原 因 ,可能导致操作失 误 或违章作业,引致设备误 动作可能引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1.1.3 触电 人体触碰带电体,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电气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如接地(零)保护、漏电保护等失效,使机器外壳带电,或者由于操作失误,尤其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如误触碰、误送电等,都可能引致触电事故发生。 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1 供配电系统 本辖区供配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电气火灾等危害。 1)触电 在电气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屏护缺陷、安全间距不够、绝缘损坏、保护接地失效、违章作业、误入带电间隔、检修工作安全措施不当、电工安全用具缺陷等原因,工作人员触碰到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均可能造成触电伤害事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电气设备的检修过程中。 2)电气火灾 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如选型不当或因安装、调试、检修等原因而不符合防护性能要求,或因缺乏维修保养、老化等原因而造成防护性能失效,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接地故障、电气连接松脱、过电压放电、闪络等,都会产生电火花、电弧而引发火灾事故。变配电所、仓库的电气设备,因安装、检修或使用不当、操作失误、老化等原因,可能造成过载、短路而出现高温表面过热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