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1 肾脏疾病总论 (一)肾脏疾病的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严重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可以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水钠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 4—8 周以上,病情不断恶化,则可能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结合征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及高脂血症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诊断必需。 3.高血压可见隐匿存在,也可发生急性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抽搐、心力衰竭等。肾脏疾病引致高血压有两大类:①肾血管病变所致,血压常甚高,常演进为急进性高血压。主要因狭窄肾动脉分泌过多肾素所致。②肾实质性血压,多为双侧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慢性肾盂肾炎等引起。 4.无症状性尿异常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无高血压、水肿或氮质血症。以后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也逐渐减退,最终出现慢性肾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有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肾体积缩小等。为各种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6.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可伴脓尿或菌尿等。 (二)肾脏疾病的检查 1.尿常规检查 (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 150mg 称蛋白(Pro)尿。一般可分为下列五类: 1)肾小球性蛋白尿多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原尿中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以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为主。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障碍。 3)溢出性蛋白尿血中异常蛋白增多,肾小球滤过不能全被肾小管重吸收。见于多发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等。 4)分泌性蛋白尿主要为尿中 IgA 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受炎症或药物刺激。 5)组织性蛋白尿因组织遭受破坏后而释出。生理性者可见于:①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保持直立或脊柱前凸位置时发生机会较多;②功能性蛋白尿:包括运动、发热、过冷、过热、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引起的蛋白尿。 (2)血尿尿常规检查沉渣中每高倍视野超过 3 个红细胞为显微镜下血尿。正常人尿沉渣计数,12 小时排出的红细胞应少于 50 万。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有血微块称肉眼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如下: 1)全身性疾病:包括血液病(如白血病)、感染性疾病(如流行出血热)、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