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随着《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颁布,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着眼于表层,着眼于眼前,逐渐转向关注深层,关注长远发展。由于深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教与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理念、新方法较为陌生。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索型主题教育,建设适合农村实际的园本课程同时,强调学习和研讨,转变她们的观念,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促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变。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念内化并产生相应的教育行为,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点,也是我园顺利实践二期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转化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上,而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反馈的各种信息。因此我们组织教师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我们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冷静地观察幼儿的言语与行为,了解幼儿的感受和反映,这样更容易以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自己或幼儿的行为作出客观合乎情理的判断,而这时的辨析更体现了教师的参与性和自觉性,更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内涵。这样使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成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并最终有效地落实在幼儿的发展上。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实践,重视了对教师的实践培训,使教师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研培活动,提高师资素质、把握教研主阵地,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我们使教师从情感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研成为来自教师自身的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调动教师的兴奋点,扩-2-展教师思维的角度;从行为上,使教师不仅仅是学了理论,有了观念,而是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教师是教研的主体,为此我们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在拓展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化力气。因此,在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研讨时,我们开始以大教研组为形式,同时以平行班为备课组,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种跨年龄的大教研组与平行班组研讨并存,互为补充,大大满足了教师互相学习与交流的需要,有效推动了“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的进程,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让教师学会用科研的方法来解决教与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为教师举办了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利用网络,如何查阅图书资料,如何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