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教学目的:1、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及年龄阶段目标。2、能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能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内容: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1、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二、年龄阶段目标小班中班大班知识方面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1、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3.幼儿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 .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介绍幼儿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3 .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 4 .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5 .让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方法技能方面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3.帮助幼儿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别;4.引导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1 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2 .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3 .帮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