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 2018.7 一、基础·运用(共 17 分)1. 阅读文段,完成(1)-(4)小题。(共 8 分,每小题 2 分)在语言运用中,有时灵活地变换一下语序,会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使语言顿显“亮色”。相传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曾国藩欲上书朝廷言及此事,幕僚李元度将其颠倒词序更改为“屡败屡战”。这么做,虽说有狡辨之嫌,却在表述上化拙劣为高明,突显出一种不畏挫折、奋勇作战的精神。结果朝廷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继续重用他。1936 年 10 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① )这句湎怀先生的话,巧换语序,互为对照,把鲁迅先生的斗士风采和铮铮铁骨勾画了出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闻一多先生的抉择。他将“说”与“做”的语序进行变换,鲜明地表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思想境界。同样,古典诗歌的语序变换艺术,也可谓气象万千( ③ )异彩纷呈。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其中的“路八千”正常语序应为“八千路”,颠倒为“路八千”是为了与“九重天”押韵,这样才合乎格律诗的要求。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④ )正常语序是“行宫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断肠”,这就不像诗而像散文了,诗人改变了诗句的语序,赋与了诗句节奏感、音律美,开拓了诗句的意境,产生出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和笔顺的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拙(zhuō) 狡辨 “屈”第四笔是竖B. 拙(zhuó) 湎怀 “屈”第四笔是竖C. 拙(zhuō) 抉择 “屈”第四笔是竖折D. 拙(zhuó) 赋与 “屈”第四笔是竖折(2)填入括号内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 分)A.① 。” ② ; ③ 、 ④ ”,B. ① 。” ② ; ③ , ④ 。” C. ① ”。 ② , ③ 、 ④ ”,D. ① ”。 ② , ③ , ④ 。” (3)下列对文段中作家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学期学习的《社戏》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他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考生须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