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生态修复汇报时间:10.3101盐碱地修复技术02盐碱地生态修复实例0403目录土壤盐碱化成因及危害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分布土壤盐碱化: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体积质量高,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造成土壤冷、硬、板现象。土壤盐碱化成因及危害盐分:HCO3-、CO32-、SO42-、Cl-、这4种阴离和Ca2+、Mg2+、Na+3种阳离子组成的12种盐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地下水位浅盐碱土的成因分析01020304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雨季是土壤的脱盐期,春秋两季干旱多风,是土壤的积盐期土壤不透水层的影响河流和不合理灌溉的影响土壤盐碱化对植物的危害(1)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4)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使细胞不能关闭,植物容易干旱枯萎。(2)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OH-)对植物的直接毒害。植物组织内盐分过量积聚,会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合成受阻,含氮的中间代谢产物积累,造成细胞中毒;(3)由于交换性Na+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分布中国盐碱地资源划分:盐生植物资源:盐生植物是指一类具有较强抗盐(抗碱)能力,能够在高盐(高碱性)生境中生长并完成生活史的植物总称。中国大约有盐生植物430种,分属于66科、197属,可以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大约有200多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多种利用价值,例如可作为食品原料或直接作为食品、饲料、医药原料和纤维原料等。盐渍土资源:盐渍土资源作为一种土壤资源,是盐碱地资源的核心部分。中国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据最新研究,现代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93.3万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4486.7万hm2,潜在盐渍化土壤为1733.3万hm2,各类盐碱地面积总计9913.3万hm2。灯心草盐角草碱蓬草獐毛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分布咸水和微咸水资源: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广泛分布着微咸水和咸水,此外滨海和内陆盐碱湖沼中也含有大量的咸水或微咸水。目前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及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加重,合理开发利用咸水和微咸水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从资源的角度对各类咸水和微咸水重新认识,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看待。土壤盐碱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应加大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力度,探索盐碱地资源利用的多种途径,以推动盐碱化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分布中国盐碱地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发展潜力的占中国耕地总面积10%以上盐碱地修复技术我国盐碱地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盐碱地的改良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经80余年,我国在盐渍土改良与利用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了排水改良,生物改良的技术应用、生物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综合性改良、4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盐碱土改良利用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数千万亩盐碱劣质土实现了可持续、资源化的利用,主要应用于城市及工业绿化功用盐碱土的修复和盐碱地农业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个方面。01020304排水改良生物改良生物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综合性改良盐碱地修复技术我国盐碱地修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控排盐工程+客土(更换土壤)”技术控排盐工程+原土改良”技术暗管排盐技术水利工程改良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改良技术010203040506适用性广泛、可彻底根治盐碱地,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就地利用,将劣质土变废为宝,但原土改良过程工程量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抑制地下水或较深层土壤盐分在种植层的累积主要是通过调控排、灌系统,疏导种植土层盐分的运移、迁出主要是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活动吸收、转化或转移土壤中盐分离子工农业废弃物(如磷石膏、风化煤等)和天然矿土资源(如泥炭、褐煤、沸石等)改良盐碱地盐碱地生态修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