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题目 一、判断题 1.我国《刑法》第13 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 2.根据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当对制造毒品罪负刑事责任。( × )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 ) 4.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 √ ) 5.15 周岁的张某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 ) 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 7.聚众犯罪属于共同犯罪。( × ) 8.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三人以上多次实施故意犯罪。( × ) 9.法律中的多人、多次的多是指“三”以上的数(含本数)。( √ ) 10.对于教唆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11.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 ) 12.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13.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此说法是(√ )的。 14.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 犯罪行 和承 担 的刑事责任相 适应。( √ ) 15.对我国的国家 工 作 人员 、军 人、外 交 代 表 、国有企 业 领 导 在我国领 域 外 犯罪,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 ) 16.如果一个 行 为不具 有社 会 危害性 ,国家 就 不能将 之 规定为犯罪而 加 以惩 罚。( √ ) 17.犯罪直 接 客 体 又分为一般 客 体 和复 杂 客 体 。( × ) 18.利 用他 人实施的行 为而 进 行 犯罪的是不作 为形 式 的犯罪。( × ) 19.虽 然 不满 14 周岁,但行 为人的辨 认和控 制自己 行 为的能力 已经 达 到 或超 过 16 周岁的人,在其实施危害社 会 的行 为时,我们 要 具 体 问 题具 体 对待 ,追究其刑事责任。( × ) 20.意外 事件与疏 忽 大意的过失 在没有预 见 危害结 果上的区 别 是前 者是因 为根本不可能预 见而 没有预 见 ,后者是能够 预 见 而 没有预 见 。( √ ) 21.紧 急 避 险 中关 于避 免 本人危险 的规定不适用于职 务 上、业 务 上负有义 务 的人及 家 庭 中负有赡 养 义 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