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永 行 屡 涉 产 能 过 剩 产 业 而 不败的奥秘 在一个重资产、挣钱速度缓慢、且前景看起来颇为黯淡的行业里苦苦大干,图什么?这是外界质疑刘永行最多的地方。他的四弟刘永好做金融做得风生水起,而作为“企业界常青树”的他,自己也有无数机会可以做金融、地产,但刘永行却偏偏选择走这条费力不讨好的重化窄路,当我们好奇于此时,他不咸不淡地回应: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 “(生产赖氨酸的)糖酸转化率是多少?” “68%。” “行业标杆呢?” “69%。” “那你必须做到 69%或者 70%。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做了,做了你也活不下去,死路一条。” “现在 8400 平米库房能装多少料?” “5000 吨。” “利用率太低了。一平米至少装一吨,8400 平米至少能装 8400吨,做得好能装 1 万吨。不要随便扩大,这是浪费财富、低能的表现,首先要想着挖潜。所以,增加库房的要求我不批准。” 这段对话发生在 2013 年 8 月 22 日晚 9 点,包头的东方希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话的主角之一,是东方希望创始人刘永行。 当晚 7 点刚刚飞抵包头的刘永行,没吃晚饭,就径直来到这间生产赖氨酸的工厂检查,向工厂负责人询问各种生产数据、查看车间里原料袋码放得是否整齐,甚至还亲自尝了一口生产小料以判断其成分。然后是开会、听汇报到深夜。 第二天,他又马不停蹄地检查了当地五六家工厂,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有饲料、电解铝、水泥、PVC…… 创业 30 年来,刘永行始终保持着这份紧迫感。有时候,这种紧迫感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但如今,它可能真的是“死路”与“活路”的分界线。 东方希望旗下共有 156 家企业,涉及电解铝、饲料、发电、氧化铝、水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与生物化工等 9 个产业,年产值近 700 亿元。 自从 2002 年开始上马第一个铝电一体化项目,11 年来,东方希望的“第二主业”——重化工,沉淀了集团 90%的资产,而电解铝和氧化铝,又是其中的主力。 困难的是,国内铝业已陷入连续 6 年行业性亏损,产能过剩、铝价低迷。今年上半年,全球铝价继续震荡下行,氧化铝与电解铝的价格降幅均超过 7%。 5 月,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将把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随后,十数家国内主要铝企达成联合减产协议,共计减产 130 万吨。 不仅在中国,包括俄铝、美铝、力拓等在内的全球主要铝企,也纷纷减产。业内人士普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