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热点问题及其评述 (一)国际公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 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 2.保护在外本国国民的国际法制度及我国的对策 3.反对恐怖主义与国际人权保护 4.引渡制度中的主权和人权 5.钓鱼列屿主权归属问题 6.日本“入常”的国际法问题 7.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 8.国际犯罪及其责任 (二)国际私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 1.中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问题 2.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 3.欧盟国际私法问题。 4.根据《纽约公约》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最新发展 (三)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争议问题及其评述 1.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法律问题 2.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 3.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 4.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 5.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 W TO 多哈回合谈判 6.从欧盟竞争法看中国的反垄断法 7.国际税收公约 8.W TO 争端解决机制问题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国际法的热点问题比比皆是。只有厘清上述关系,才有可能解开国际法的种种理论和现实的难题。 (一)国际公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 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是指在二战期间因日本政府或企业等所实施的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相关国内法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和精神方面损失的中国国民或其遗属,向加害者提出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和其它民事法律责任的诉讼。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在进入第19个年头的今天,遭遇到极其严峻的局面。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第一法庭和第二法庭分别对山西“慰安妇”案和西松建设公司案,6月15日该法院第二法庭又对三菱等公司案做出终审判决,前者以中国政府已根据《中日联合声明》放弃了其国民的对日索赔权,后者以法定索赔权20年的请求时效即除斥期间已过为由,判我国民败诉。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上,围绕着中国政府是否已放弃其国民的索赔权问题,中日两国之间一直存在争议。在4月27日上述两判决做出的次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指出:“日本最高法院就《声明》做出的解释是非法的、无效的。”实际上早在1992年3月21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就表示:“中国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赔偿问题已经解决,一部分中国被害者与日本的当事者接触,我们不干涉。”1995年3月钱其琛外长再度明确指出:“中国尽管放弃了国家赔偿,但并没有放弃民间赔偿。” 但其实问题的关键并非国家是否放弃赔偿的请求,而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