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定义定义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DVTDVT)和肺血栓栓塞症()和肺血栓栓塞症(PTEPTE),),本病常急性发作,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病常急性发作,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最为常见。病因病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伤((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高凝状态。1.1.静脉血流滞缓:相关因素包括瘫痪、手术麻醉、长期卧静脉血流滞缓:相关因素包括瘫痪、手术麻醉、长期卧床、术中使用止血带等。床、术中使用止血带等。2.2.静脉壁的损伤:静脉壁的损伤:((1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渗溶液。((2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如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片创伤,如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3)感染性损伤。)感染性损伤。3.3.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包括手术、外伤、输血等。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包括手术、外伤、输血等。住院患者发生住院患者发生VTEVTE的危险因素的危险因素1.1.住院患者发生住院患者发生VTEVTE的危险因素的危险因素((11)患者因素:卧床≥)患者因素:卧床≥72h72h、既往、既往VTEVTE病史、高龄、病史、高龄、脱水、肥胖脱水、肥胖[[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BMI))>30kg/m2]>30kg/m2]、遗传性或获、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妊娠及分娩等;得性易栓症、妊娠及分娩等;((22)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烧烫伤、各种有创操作等;)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烧烫伤、各种有创操作等;((33)内科因素:恶性肿瘤、危重疾病、脑卒中、肾病综)内科因素:恶性肿瘤、危重疾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静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静脉曲张、炎性肠病等;脉曲张、炎性肠病等;((44)治疗相关因素:肿瘤化疗或放疗、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相关因素:肿瘤化疗或放疗、中心静脉置管、介入治疗、雌激素或孕激素替代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介入治疗、雌激素或孕激素替代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机械通气、足部静脉输液等。机械通气、足部静脉输液等。VTEVTE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医院内患者出血风险评估医院内患者出血风险评估鉴于抗凝预防本身潜在的出血并发症,应鉴于抗凝预防本身潜在的出血并发症,应对所有需要预防的住院患者进行出血风险对所有需要预防的住院患者进行出血风险和其他可能影响预防的因素评估。评估内和其他可能影响预防的因素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出血危险因素出血危险因素医院内医院内VTEVTE的临床识别的临床识别需根据患者有无需根据患者有无VTEVTE的风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的风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综合临床评估。综合临床评估。1.1.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沉重感,皮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沉重感,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后症状加重,患肢皮肤颜色可肤温度升高,活动后症状加重,患肢皮肤颜色可正常,或呈紫红色,有时伴有发热、心率加快等正常,或呈紫红色,有时伴有发热、心率加快等症状,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相差症状,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相差0.5cm0.5cm以上。以上。2.2.肺栓塞肺栓塞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缺氧症状、心率加快等。缺氧症状、心率加快等。医院内医院内VTEVTE处理原则处理原则对临床高度疑诊对临床高度疑诊VTEVTE的患者,如果没有抗的患者,如果没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