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of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CJJ 34―200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3 年 1月 1日 1 总 则 1.0.1 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 1 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网; 2 城市热力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 1.0.3 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 1.0.4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城市热力网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 3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GBJ 25) 、《膨胀土地区建筑 技术规范》(GBJ 112) 以及 国家 相 关 强 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输 送 干 线 Transmission Mains 自热源至主 要负 荷 区且 长 度超 过 2km无 分 支 管的干 线 。 2.1.2 输 配 干 线 Distribution Pipelines 有 分 支 管接 出 的干 线 。 2.1.3 动 态 水力分 析 Dynamical Hydraulic Analysis 运 用水力瞬 变 原 理分 析 由于热力网运 行状 态 突 变 引 起 的瞬 态 压力变 化 。 2.1.4 多热源供热系统 Heating System with Multi-heat Sources 具有多个热源的供热系统。多热源供热系统有三种运行方式,即:多热源分别运行、多热源解列运行、多热源联网运行。 2.1.5 多热源分别运行 Independent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在采暖期或供冷期将热力网用阀门分隔成多个部分,由各个热源分别供热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实质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2.1.6 多热源解列运行Separate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采暖期或供冷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基本热源满负荷后,分隔出部分管网划归尖峰热源供热,并随气温变化,逐步扩大或缩小分隔出的管网范围,使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接近满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