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 8条。前 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 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 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 450公里(省境内 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 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 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 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 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海河在山西境内长 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 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 3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 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 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 汾河 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 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汾河流域面积 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 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