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设计计算时经常用到的两个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φ。 岩块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 可以直接通过直剪、单轴压缩或三轴压缩试验确定, 岩体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 如何确定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第 4.5.4 条规定: 岩体内摩擦角可由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按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乘以表 4.5.4所列的折减系数确定。 表 4.5.4 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减系数 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擦角折减系数 裂隙不发育 0.90~0.95 裂隙较发育 0.85~0.90 裂隙发育 0.80~0.85 碎裂结构 0.75~0.80 这里只给出了边坡岩体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而没有提到岩体粘聚力的折减问题。只有内摩擦角没有粘聚力怎么计算呢?后面的4.5.5 条给出了等效内摩擦角的估算方法,用等效内摩擦角自然就不需要用粘聚力。既然这样,4.5.4 条的规定又有什么意义呢??? dan u el 朋友上传的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庆市江北区陈家馆危岩规划勘查报告》 4.1.2.1 岩体性质指标的标准值 一节中提到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第8.3.1 和第8.3.3 有关规定:岩石物理指标标准值可视为岩体物理指标标准值;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可由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根据岩体完整性乘以0.80~0.95 的折减系数确定;岩体粘聚力标准值由岩石粘聚力标准值乘以0.20~0.30 的折减系数确定。” 我手头没有重庆市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因此没有查到其原文,不过从筑龙上下到了重庆地标《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的升级替代版本重庆地标《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在重庆地标《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中我没有找到关于由岩块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折减估算岩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内容。地方规范,不具有通用性,只能参考,1998 已经废止,2005 中删除了想关的内容,也没有添加新的规定。现在连个参考也没有了。。。 各位朋友在确定岩体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 时是如何处理的呢??? 请说出你的做法和依据,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重奖!!!!!!!! njzy0532 于 2007-8-21 18:33:00 修改了此贴子。 获鲜花: [共1 朵 献花名单] 本贴得筑龙币:69 等级得币:9 版主奖励:20 贴主答谢:0 献花赠币:40] 得信誉分:1 得信誉分理由:好的讨论内容 执行奖励版主:QQ 兔 本贴评定等级:4 执行评定版主:QQ 兔 [广告.定制]井点降水专业施工,降水设备销售,技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