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是机体识别和去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效。涉及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识别和去除。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去除的过程。由体内的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完毕。 免疫系统的功效:功效正常状况下异常状况下免疫防御避免病原微生物侵入超敏反映(过高)或免疫缺点(过低)免疫自稳去除损伤或衰老的本身细胞本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去除突变的本身细胞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的特性:① 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② 能够遗传。③ 对一切异物 (涉及抗原性和非抗原性)都有免疫作用。③ 各个体间的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屏障作用 :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血—脑屏障 , 胎盘屏障 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 ,防御素, 溶菌酶,细胞因子参加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细胞涉及 : 吞噬细胞:涉及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 NK 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依赖于骨髓微环境发育成熟。1.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①募集和迁移 ②吞噬和杀菌③降解和消化 2.NK 细胞的重要免疫生物学效应:① 抗肿瘤 ② 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③ 参加免疫病理损伤特异性免疫的特性:① 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 ② 仅对对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 ③ 有明显的个体差别 ④ 不能遗传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发育成熟的场合。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 成熟的 T、B 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存在的场合。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NK 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单核细胞: 其它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 细胞分子 可溶性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膜免疫分子一、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 骨髓的功效:1. 骨髓是重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合: 多能造血干细胞 涉及: 髓性多能干细胞 (分化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和 淋巴性多能干细胞 (分化成 淋巴细胞 , NK 细胞) 2.骨髓是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合 3. 骨髓是抗体产生的重要场合(二)胸腺 1.胸腺的组织构造 : 髓质(内层):含大量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胸腺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呈环状的胸腺小体(胸腺正常发育的标志),发育成熟的 T 细胞存在于髓质中;皮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