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学国学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讲信...
第5课荆轲刺秦王开卷有益侠风千古“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3、复习文学常...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左传»»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大意是利用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
课时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1、以《易水送别》片段导入。2、文学常识...
《战国策》《战国策》简介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全书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
5荆轲刺秦王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
1/8荆轲刺秦王》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一】素材挖掘【素材清单】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试阅“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
一同与荆轲去刺秦的第三人舍生取义的樊於期本文导读: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记载时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