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见教学建议)二、本节教材分析1、各版本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
2.3城市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目标要求:1.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说出”,属于了解层次的水平...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节...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四个环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材的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要点细化】1、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工业主要类型并分析其主导区位因素3、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
工业地域的形成【要点细化】1、了解工业联系的主要形式2、理解工业聚集和分散现象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知识纲要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与产出的联...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分析东北地...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一、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本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主要把握以下内容:1、“大气”是...
第三节“城市化”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解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一、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
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将教材的案例、活动、问题研究巧妙地安排在教学过程当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建议2:可适当...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考点细化】1、德国鲁尔区的区位特点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治理措施3、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美国“硅谷”...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一:教材内容分析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表面多姿多彩地形态,有雄伟巍峨的山脉...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标的要求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设计构思二、课程目标的确定(一)、课程标准解读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