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河防洪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做好河道防洪应急调度和抢险工作,全面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洪涝灾害的能力,有计划、有准备、有措施地防御和控制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特编制该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工作制度》、《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2法>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河**县境内河道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1.4 工作原则1.4.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不断提高抗洪救灾工作的现代化水平。1.4.2抗洪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1.4.3抗洪救灾工作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1.4.4抗洪救灾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1.4.5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3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4.6坚持依法抗洪,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2 基本情况2.1 自然条件**县地处山东省的东南部,总面积 1752 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面积 1384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79%。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出露的地层:西部的太古界、元古界的奥陶系、石炭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东部的太古、元古、白垩和第四系。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高程一般在 100m〜400m 之间,最高峰 662・2m(马亓山顶),最低处 19.9m(陈家河)。**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2・7°C。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1116.5 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856.7 毫米。降水年际、年内变化较大,最大值 1314.2 毫米(1974 年),最小降水量 491.9 毫米(1981 年),6-9月份降雨占全年的 74%。**河,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