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题型:填空题( 33 分),名词解释( 14 分 2 道题),简答题( 53 分,6 道题)一.填空题1. 进入 20 世纪后,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新技术革命时代,其核心技术就是信息革命。它的标志是:,以电子工业为中心的新兴工业蓬勃发展。 2.数 字 电 视 信 号 的 三 个 国 际 标 准 :ATSC 、DVB 、ISD 。3. 模拟调制有调幅、调频、调相 三种方式。4. 卫星广播通常使用C 波段( 3.9GHZ-6.2GHZ)和Ku 波段(13.35GHZ-17.25GHZ) 5.电 波 的 传播 途 径 主 要 分 为 三 种 : 天 波 传 播 、地 波 传播、空间波传播。6. A/D 转换可分为采样、 量化、编码三部分。7. 目前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有线网络传输、 卫星网络传输。8. 混色法有相加混色法和相减混色法,其中相加混色法具体有三种方法:空间混色、时间混色、生理混色。 9. 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为:音调、音色、响度。 10 .第一代声音广播是模拟调幅,第二代声音广播是模拟调频,那么第三代声音广播是DAB 。11.在声学方面对播音室的基本要求有二:应有适当的混响时间,并且房中声音扩散均匀: 应能隔绝外面的噪音。12. 声音广播的传播媒介是电磁波。13.当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时, 可以很明确地指出这一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即可判断出声源的位置。因此,人是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及相位上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的。14. 声音的物理属性有 声强 、频率、波形等,它们通过人耳传入大脑,产生响度、音调、音色等感觉。15. 有线传输系统是利用同轴电缆、 光缆或微波等媒介进行传输, 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 为用户提供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二.名词解释1. 虚拟演播室系统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2. 条件接收是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一种技术手段,通俗的讲,是对视频、音频和数据等信息实施加密、解密、接收的控制技术。三.简答题1.什么是色差信号?对色差信号进行频带压缩的依据是什么?指用基色信号减去亮度信号。对色差信号进行频带压缩的依据是利用人眼的特性去节约带宽。因为人的眼睛对彩色图像(对图像的彩色部分)的分辨力较低,所以对色差信号传输的带宽比亮度信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