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明礼仪守则》(内部资料)前言礼仪, 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礼"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文化信仰之中。在当下实现"中国梦 "的征程中,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礼仪文化, 提升个人修养, 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本守则将从礼仪古训、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几个角度培养学生的个性气质、审美情趣、 交际能力,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 让我们携手发现中国礼之美,展现中国人之善,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第一章礼仪古训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和名人对" 礼"有着多维度,广视角的深刻见解,让我们走进典籍,对话古人,发现 " 典籍礼 "之美,感悟 "古人礼 " 之善、品味 " 外来礼 "之真。"传统礼 " 礼之美1.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释义: "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2.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释义:听说礼的标准,是要虚心上门求学,而不是施教者主动登门。3.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释义:用道德去引导人,用礼仪去规范人。4.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礼记》释义:温习旧有的知识而能有新见解;为人敦厚真诚而崇尚礼仪。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释义:以礼法来维护道义。以道义来促生利益(即平衡各方利益),达至惠及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释义: 一味恭敬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疲劳,小心谨慎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畏惧,勇敢无畏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作乱,心直口快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尖刻。7. 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释义:举行礼仪,宁可节俭,不可奢华。8.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释义: 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听,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谈,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事不做。9.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释义: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也指互相对等的行为。10.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释义:...